中国传媒大学学术期刊2025年春季工作会议召开

发布者:刘俊发布时间:2025-03-08浏览次数:10


2025年3月5日,中国传媒大学学术期刊2025年春季工作会议在出版社217会议室召开。党委常委、副校长柴剑平出席会议并讲话科学研究处处长周建新主持会议。

 

 

学术平台发展中心主任张国涛传达了学校春季工作会议精神,对刊物高质量发展五化理念、“五位一体”期刊矩阵作了阐释,并表示期刊品牌建设获标志性成果、期刊国际化与对外交流合作取得重要突破、信息化/集群化发展再上新台阶,2025年要围绕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、支撑“人工智能行动计划”、提升刊物评价指标等方面继续发力。学术平台发展中心主任、《现代传播—中国传媒大学学报》编辑部主任刘俊对期刊社会效益考核材料的撰写作了说明。

 

 

《艺术传播研究》主编丁亚平《现代出版》主编曾白凌信息传播研究常务副主编李绍彬《现代传播》副主编潘可武《中国新闻传播研究》新闻传播学刊编辑部主任赵希婧Global Media and China《全球媒体与中国》编辑部主任黄典林《音乐与声音研究》副主编俞锫《中国政治传播研究》副主编白文刚学校主办的中英文期刊/集刊的负责同志围绕各自学术刊物的发展历程、工作总结、未来规划、问题挑战等进行了分享和探讨

会上还交流了各刊物一年来的办刊成果。《现代传播》4次获评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“优秀”等级入选首批全国哲学社会科学期刊重点专栏、全国高校权威社科期刊Global Media and China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,成功收入ESCI,进入Q1期刊矩阵;《现代出版》改版为月刊,复合影响因子达到3.169;《艺术传播研究》改版为双月刊,影响因子显著提升;学报(自然科学版)正式更名为《信息传播研究》,复合影响因子增幅24.66%;《中国新闻传播研究》《音乐与声音研究》入选中国知网“2024年高影响力学术辑刊”;《新闻传播学刊》正式创刊,为助推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搭建了新的学术平台《中国政治传播研究》深耕政治传播领域学术研究,在学界与业界颇具影响

 

 

周建新指出,各学术平台要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,进一步推动有组织办刊刊物国际化,积极融入学校人工智能行动计划,做好学术服务计划/规划、安全保障等工作,落实区域国别、思政课、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等工作,聚焦三真问题进行组稿。下一步,科学研究处将协调刊物办公空间、提运行经费、举办系列高质量学术会议,全力做好学术刊物的服务保障工作

 

 

柴剑平指出,学术平台发展中心及各学术刊物,2024年紧紧围绕学校春季工作会议要求,在高质量方面狠下功夫。过去一年,各刊物规模、水平、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学术平台发展中心建设取得进展

柴剑平强调,2025年,学术平台发展中心要按照今年学校春季工作会议要求,持续提升平台化、矩阵化、高效化水平。各刊物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中心,以国际化、人工智能为重点推进工作成效。一是对标国际、国内一流,进一步提升矩阵式办刊规模。要推动管理和治理体系现代化,将相关数据整合纳入学校数据库。二是进一步提升办刊的国际化水平。要拓展刊物国外稿源,以多语种发行刊物。三是深度融入学校人工智能发展大局。要甄别稿件来源、推动大模型构建、更新评价体系、推动科研教学智能化;要研究刊物与人工智能的深层次问题,通过技术赋能提高效率。下一步,学校将在空间、资金、人员等方面加入支持力度,持续巩固中传学术刊物的高质量发展水平,推进学校科研学术水平迈上新台阶。

另讯,36日,我校英文期刊Global Media and China主编香港中文大学冯应谦教授、副主编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高伟云(Jeroen de Kloet)教授来校参加编务工作会。柴剑平副校长与两位教授进行了会谈和交流。他表示,学校对两位教授为我校英文期刊发展作出的贡献表示衷心感谢,全力支持编辑团队加速推进我校英文期刊Global Media and ChinaSSCI目标迈进,期待两位教授继续对期刊的发展和我校的国际化发展贡献智慧。



通讯员| 张国涛 江玮 刘俊 黄典林

摄影| 贾奕星 安柯宣